出门

逃跑

靠在飞机窗口,我在想,旅行或许就是从自己工作忙碌的地方,逃跑到别人忙碌的地方。在自己朝九晚五的固定作息,我们想给自己一个不同的生活方式,让自己觉得我其实也活得很精彩。到了香港,我走在旧楼区的街道上,看着为生活奔波劳碌的人群,我心想,每个人的生活其实也没离开过柴米油盐酱醋,都不容易。

往往,旅行前的想象是自由与飞翔。现实,却是我和平日工作的时间一样早起,而且走上万步,迟迟回到酒店休息。一趟下来,我们其实更加身心疲劳。在雷日当空下,我爬着山,感受着自己的气喘息息,我特有想回家的冲头。我是冷气室内的一根蜡烛,受不了太阳的热情。

所以,我个人建议旅行若不是以悠闲为主,就尽量不要超过七天。在旅行的兴奋感消失后,你会埋怨这场集训营, 开始向往在酒店赖床不起的舒坦。



开支

每个城市或许有自己的人文历史,但是听再多的导游解说,我们也是左耳进,右耳出。不到一个学期,我们就忘个精光。

一趟旅行总结下来,不外乎是一路拍照,一路吃睡。俗人也说,上车睡觉,停车撒尿,下车拍照,回家睡觉,第二天一问,什么都不知道。

旅行的一切仿佛轮回,照片不外乎高山流水、钢骨水泥,与不俊美的我们。

随着年龄,见识过山与大海、高楼与夕阳,旅行的新奇感减少,不复年少时的热忱。我不会想在天未亮,跑到海边看日出。

被生活磨平的我们会反思,出门一趟旅行花走的几千块钱都可以买上许多平日生活的奢侈品。



笔者的话

这几年,我们会遇上周末连假。看着朋友在社交媒体的分享,我曾向往这些短途旅行,来个说走就走的自驾游。直到某日,我们一家在某个连假的周末去远访在柔佛的大哥,我才知道塞车的恐怖。原本三小时的旅途成了六七小时,坐在车子的家人们都身心疲累。一切想象中的美好碎到无法收拾。呆在家,划着手机,不来得更舒服自在?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