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来

岁月不留人

看着一批又一批的新生药剂师,我已经步入一种麻木的状态,完全记不清他们每个人的名字。做不完的工作,以及短暂的相处,很难让我与他们建立起基本的同事关系。

时光荏苒,我已经工作十年,不再是刚出茅庐的小白。曾经何时,我也曾拥有相对扎实的医药知识基础,但却不善于实际应用;我也曾渴望知识,想尽可能地成为一名万能的好药剂师。回首看来,我做到了吗?

安乐于每天的日常工作,我已经失去尝试挑战的勇气。对一些条条文文的规矩,我也选择了妥协。对于一些基于陈旧惯例的糟糕政策,我选择小声斥责,希望自己能在身居高位时做出改变。步入电子化的时代,为什么审计标准仍然强迫我们打印出大量系统内储存的文件?很讽刺的,我们一边在努力不给病人塑料袋以保护环境,但却为了审计目的,一边无情地砍伐树木打印那些毫无用处的文件。是的,年轻一辈的药剂师向往简单化的电子形式,而不是一堆堆的纸质文件。

N年后,我们或许会成为被讨伐的那一群老一辈;我们一直述说着我们其实应该如此如此,而不顺势应变。所以,我得不断地警惕自己,得在墨守成规与开明改变间选择个平衡,一切得回到最初的目的。一切过于拘谨的细化控制与监管是多余,还是真的至关重要?



病态的社会

不知不觉,我们的社会疯了。

在大马,“网红”二字令人联想到的往往都是一些比较贬义的词汇。小学时,我们学着人得天天向上,得乐善好施。但是,如今,新闻媒体天天报导的不是一些人默默努力的耕耘,而是一些做着违背社会常识,博取社会议论的路人。这些完全没有营养的内容被写成了社会热议与关心的连续剧。

遵循着有需求必有供应的准则,年轻一辈会极端地选择一个扭曲社会价值观的不归路。在内心里,他们会反问,倘若可以被关注,可以赚钱,被骂又怎样。反之,这一群站在道德至高点上的社会就只是想拥有一个批评发泄的出口。

我曾想,或许没有社交媒体的年代还是不错的,至少没有人会极端地做一些傻事来得到关注。所以,对于这些所谓的网红,我是感冒的,想冒昧地问一句:“他们到底干了什么好事,值得你去关注,他们对社会又带来了什么发展与贡献?”



笔者的话

未来,从来都不专属于任何一个年代的人,不管是90后,还是00后。在时间长流下,我们只是很小很小的浪花。当一代人离去,下一代人就会接棒,后接着离开,周而复始。

潮流是个圈圈,我们是群不甘服输的一份子,一直想活出不一样的模样,但却活生生地回到了过去。

在安乐的时代,我们从三餐只是为了温饱,后追求起高调的烛光晚餐,浪漫的惊喜。但是,后来,经济萧条的时候,我们又回到只求能满足活着的基本需求。

评论